《*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怕冷、鼻炎、胃痛等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阳气不足易患的几种病症
1
手脚冰凉
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天一冷,手脚就像冰块一样,睡一晚都捂不热,只有泡脚后马上睡觉才能暖和起来。
这是因为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血液循环差。虚得越厉害,手脚的温度就越低,症状严重的人,膝盖以下、胳膊肘以下都是凉的。
注意:不过有一种冷需要和阳虚的冷区别开来,就是四肢末端冰凉,手到了胳膊那里就不凉了,脚到脚踝以上就不凉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不是虚了,而是堵了。往往是由于肝气不顺畅,导致气血壅滞,阳气闭塞于内,不能通达四肢。此时需要行气活血,而不是补益阳气。
2
怕寒怕冷还怕风
阳气足则机体功能状态就饱满,阳气虚化生的热量不够、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
这种怕风怕冷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穿的衣服总比别人多,耐热不耐寒,常年体温偏低。
头怕风吹、后背怕凉,但生病很少发高烧,往往是低热,到37度多就很难受了,吃退烧药也不好退。
小贴士:气虚也会怕冷怕风,不同的是气虚一般会出现稍微活动就气喘、出汗的情况,此时补脾胃、补气效果更好。
3
频繁感冒咳嗽
《*帝内经》中有句话说:“邪风之至,急如风雨”。意思是说四时不正之气侵犯人体的时候,如风雨般迅速,让人防不胜防。
阳气足的人就算病了,症状看起来很严重,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阳虚的人反而症状轻微,痊愈得慢。
因为疾病症状是阳气与外邪争斗的表现,阳气充足则“战况激烈”;阳气不足虽“战况缓和”,但邪气反而会直接入侵身体深处、缠绵反复,自然就好得慢。
4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西医又叫变应性鼻炎。症状表现为每天早晨起来,接连不断地打喷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在接触过敏原后随时打喷嚏。更尴尬的是,不感冒也有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还可能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
从中医的角度说,这就是正气不足、寒邪入侵于表、郁滞于鼻窍,主要跟肺、脾、肾的虚损有关,诱因多是空调的过度使用。
5
胃寒、胃痛、腹泻
有些人特别容易胃部发冷,一受凉或吃些寒凉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经常不成形。这就是阳虚、脾阳不足引起的。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是五脏的后勤部,如果脾阳不足,运化能力差,脾胃之气不能持续地供养五脏,最后阳气就会越来越虚。
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贪凉,不能过多地喝冰饮、吃冰淇淋及寒凉食物,也不要随意乱用抗生素,这都会损伤阳气。
6
夜尿多、睡眠不好
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上床睡觉前也上厕所了,但睡到半夜还是要起夜,甚至还要起来好多次,第二天早上起来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没精神。
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身体里的水不能被运化利用,很快就变成废水排出去了,喝点水就跑厕所,小便清长。
“补阳”先要“护阳”
阳气就如同我们身上的“矿产”,“适度开采”才能长盛不衰。因此,补益阳气不仅要做到“开源”,更要重视“节流”。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一边补一边耗,不会有好的疗效。
不做以下损伤阳气、耗散阳气的事,才是最有效的补!
1.熬夜,总是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
2.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喜欢吃生冷寒凉;
3.习惯光脚穿鞋,天气较凉时还爱穿凉鞋、拖鞋,天冷时露着膝盖穿短裙;
4.过度节食,营养不良;
5.长期在阴暗湿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6.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中药等;
7.长期过量运动,或喜欢桑拿,出汗过度;
8.大汗淋漓后喜欢吹风,甚至洗凉水澡。
冬季驱寒有三招
寒邪侵犯人体,都是从表到里,由浅至深的,所以当有外寒时要及时驱除。
驱寒有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谁都能办到:晒太阳+泡脚+生姜红糖水。
1
1.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说是最好的补药,可壮人阳气,因此大人小儿都要常晒太阳。寒气重的人会边晒边打喷嚏,还有人晒太阳就流清鼻涕,这都是在排寒。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所以建议大家晒太阳驱寒时不妨重点晒晒头顶。
而且大家在晒太阳时可以配合上深呼吸,因为胸部的舒展能够使身体更好地吸收阳气,从而更好地补充肝阳、疏泄肝气。
另外,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每周晒60分钟还能保证皮肤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2
泡脚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秋冬时很容易出现脚部冰凉的情况。而泡脚则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让寒气排出体外。同时,泡脚还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状态。
在洗脚水中加入一些陈皮或是生姜,连泡一两周,排寒祛湿的功效更好。
但是泡脚时需要注意,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40-45℃左右为宜;每次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持续15-20分钟即可。另外,脚部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脚。
3
生姜红糖水
“生姜+红糖”是一个暖身的绝配。生姜是味辛性温的食物,长于发散风寒,具有温肺止渴的功能;而红糖性质干温,入肝和脾胃经,能起到补中益气和活血的作用,两者搭配有助于驱散寒气、温养阳气。
姜洗净切碎(去不去皮皆可),置入锅中,放入适量的水与红糖一起煮。先用猛火烧开,然后再用慢火煲半小时左右。煮好后趁热喝即可。
注意
有糖尿病的患者及没有阳虚表现的人不宜饮用。
阳气不足的人群想要在冬季不畏严寒、手脚暖和,最好请专业中医师进行指导,服用对症的中成药,系统地调理好脾肾和气血功能,养出旺盛阳气。
气血固本口服液,取自名方,精选刺玫果、刺五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精等20味经典中药材,综合调理五脏气血平衡,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固肾、宁心安神的功效,早、中、晚一日三支,对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心神不宁引起的体倦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失眠等症状有明确疗效。
选药道地高标准
为了使疗效达到最佳,气血固本口服液的生产企业——长寿药业制定了严格的道地药材标准。以起关键作用的君药成分刺五加的采购为例,从辽宁药山定点采购当年新鲜采摘的野生刺五加,有效成分比普通的种植药材高近30%。据了解,目前在全国同类中成药里,能做到这一点的少之又少。
质检严格有保障
光有好药材,还得有好的制药装备及工艺、严谨的质量控制。长寿药业在深圳为气血固本口服液装备了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和检测系统,年产口服液可达2亿支。并且按照国家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全产业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多个质量检测项目和质量控制点,务求滴水不漏,对质量严格把控。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