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刚过大雪时节,
这可是洗澡靠勇气,
洗衣靠毅力,
起床靠尿意,
出门上班靠洪荒之力的季节!
都说北方御寒靠暖气,
南方御寒靠一身正气,
再不济就裹个里三层外三层,
暖宝宝贴着热水袋捂着,
你以为这样就能安然过冬了吗?
殊不知你的身体器官正在接受严寒的考验,
它们可比你想象中的更“怕冷”!
下面的健康指南帮你给身体各部位做好御寒保暖,
从此就可以优雅过冬了。
血管
遇冷收缩易变脆
血管就像一个橡皮水管,每到天冷时,橡胶就会变脆,如果水压增大,就容易裂开,血管也是如此。寒冷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
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身就比年轻人差,所以出现脑出血等意外的几率更高。
保暖对策: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2、晚上早点睡。熬夜时,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3、吃点血管“清道夫”。三七粉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心脏
最怕温差大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到了冬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更得加倍努力工作。这也使得冬天成为心脏的“多事之秋”。
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更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保暖对策:
1、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2、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3、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
肺
早晨雾气最伤肺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都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此时要格外要注意养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保暖对策: 1、积极补充水分有助于养肺。大量饮水,也可以从呼吸道“摄取”水分。比如,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从杯口缓缓深吸水蒸气,每次可做1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2、秋冬早晨雾气寒冷浓重,过量吸入会对肺造成很大的损伤。有晨练习惯的老人最好等9点之后,阳光明媚雾气散去再锻炼。
3、适当服用护肺清肺的中药,防患于未然。
关节
一到冬天就风湿腰腿痛
气温降低湿度增大,人体寒气加重,更易造成血脉淤堵,会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加剧。对于风湿患者、老寒腿、曾经有过骨伤或其它不明腰腿疼痛、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们来说,更容易引发疼痛。
保暖措施:
1、女性朋友在寒冷的季节里尽量少穿短裙、短裤。
2、可以戴上护膝来保护膝关节,尽量不要在早晚气温低的时间段在外面呆太久。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
咽喉
冬季最易咽喉肿痛
咽喉在寒冷的冬季脆弱易伤,如不做好咽喉护理工作,咽喉不舒服症状就会频繁出现。如果调理不当,还有可能诱发咽炎、鼻炎、气管炎等疾病。
保暖对策:
1、饮食宜清淡冬季可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饮用胖大海茶及菊花茶等,少吃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用嗓过度。因职业要求讲话过多的人,应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高声喊叫。
3、喝水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润声带。这是保证声带表面形成正常的黏液保护层的基本条件,此保护层就像润滑油一样保护着声带。
4、日常经常使用喉舒口含片,润喉护嗓,对保护咽喉很有帮助。
胃
冬季代谢功能会降低
冬天,因寒冷刺激,胃肠道消化功能在天凉时较为薄弱,加之低温下食物易受凉,这就使得原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患者极易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加重病情。即使没有胃病的人,此时如果免疫力低下,也易发作胃痛。
保暖措施:
1、寒冬季节,一定要注意饮食温度,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体质较弱者要多吃熟食和暖食,不要吃从冰箱刚拿出来的水果和饮品等。
2、另外,过甜食物产酸气,要少吃。
小腹
女性易宫寒
在天气变冷、气温急降之下,仍有不少爱美的女性衣着单薄,只穿短裙、丝袜出门,又或贪吃生冷食物,这样极易使身体受寒,寒邪伤阳,影响气血运行,导致宫寒,引起月经推迟、痛经等。
保暖措施:
1、可以选择保暖又塑身的塑身衣,穿衣服里面保暖又显身材。
2、忌吃生冷食物,多吃热性食物,如羊肉、山药、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
2、要根据气温及时添加衣服,保证前心后背、腰部、腹部等重要部位的温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