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胃疼的经历,这正好应了那句话——十人九胃病。可以说这种说法是毫不夸张的,胃病的发病范围大到你无法想象。究其原因,恐怕有两个原因是胃病发病的最大因素,即饮食失宜和情志失调。
每个人每天都要吃东西,吃的不对不合理就会发病。每个人都会有脾气,生气、焦虑、压抑、暴怒……这也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生胃病。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胃疼吧!
饮食情绪和胃疼
一般我们说起胃疼,都会认为是吃出来的。其实“吃”造成的胃疼只是一部分,而且相对来说调整饮食习惯后也大多会比较容易恢复。但因为不良情绪造成的胃疼则较难治疗,需要的时间也较长。毕竟,能从坏脾气和不良情绪中轻易走出来的人还是少数的。所以,因为情绪问题造成的胃痛往往缠绵难愈。
中医认为肝主气的疏泄,当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时人们会产生易怒、烦躁的不良情绪。肝在五行中属木,而脾胃则属土。木能克土,当肝气疏泄超过正常状态而过于亢进时,就会肝经郁热而肝气横犯脾胃。肝胃郁热时人们就会出现反酸、嘈杂、胃脘灼痛、心烦易怒等症状。除此之外,肝的疏泄功能如果“不及”而肝气犯胃的时候,人们就会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嗳气、恶心呕吐,抑郁、闷闷不乐、食欲不振、胃部满闷,同时这个类型还有个特点就是当嗳气或放屁后胃痛、胃胀的症状会得到缓解。
由此看来,肝管的这个“疏泄”,其实也包括一部分对情绪的调节过程。当肝气条畅的时候,人们心情就容易平和、乐观、豁达,当肝气的疏泄异常时人们的脾气就会变的很糟糕,“太过”则暴躁,“不及”则抑郁。也就是说,如果肝气疏泄正常了,人的脾胃功能会变好,情绪和心情也会变好。
如何调理
对于因为肝的疏泄失常导致的胃病的调理,一方面表现为肝胃郁热型,一方面表现为肝气犯胃型。
肝胃郁热
这种类型往往会舌边红苔薄*,可以使用加味左金丸来调理。以平肝降逆,疏郁止痛。也可以用玳玳花6克,炒栀子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肝理气和胃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胃病应禁食辛辣刺激类食物,辛辣食物会加重肝经郁热,时间久了会耗肝胃津液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应避免暴怒、生气等不良情绪,以免胃病缠绵难愈。
肝气犯胃这种类型的胃病往往舌苔没有明显异常而呈现出舌淡红苔薄白的舌象,有时可有轻微的舌质发暗,这是肝气郁滞的表现。可用舒肝和胃丸或胃苏颗粒来调理,以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也可用陈皮、紫苏叶各6克,佛手3克,炒鸡内金6克煎水代茶饮,也有疏肝和胃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胃病可以在吃饭时吃些葱、姜、紫苏、薄荷等行气和胃之品,但太辣的食物还是应该忌口。也可以常用陈皮或玫瑰花、茉莉花、玳玳花这些芳香的花类泡茶饮用,也有疏肝理气解郁的作用。在情志上多注意与人沟通,做些舒展肢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五禽戏等,都有利于肝气的条畅。
需要注意的是,因肝而病的胃病情绪调理比药物调理更为重要,切不可一味依赖药物而忽略情志的作用。如身体出现明显消瘦,且伴有长时间的食欲不振则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脾胃不好精神无,养好脾胃,健健康康不会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中医调养脾胃病说明书,一书在手,保你脾胃舒服健康。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扫码试读电子书
本书是保养脾胃的实用说明书。全书从认识脾胃开始,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说明了脾胃的特点和功能,从五脏和谐才能延年益寿的角度说明了中医理论中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密切关系,并告诉读者,一旦脾胃出现问题或发生疾病,会有哪些症状与征兆,身体会发出怎样的警报。之后,书中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简便易行的手段来养脾胃、护脾胃,分别讲解了养脾胃护脾胃的食疗方法,最简单易学的耳疗、足疗、手疗、经络、内功等养脾胃法,从精神情志方面如何调养脾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该掌握的养脾胃、护脾胃细节,养脾胃与保脑等知识。本书简明清晰,一学就会,一本在手,养脾胃不愁。
▼往期精彩回顾▼用了30年的治皮肤瘙痒的方子,赶快收藏这张方子大寒大热,却是慢性肠炎腹泻的克星(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治疗痛风的专方、专药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当归中医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