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是万病之源,身体处于寒的状态,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轻则感冒,胃寒胃痛;重则手脚冰凉,脾肾阳虚。所以,中医说“一朝寒气一身病,一日不散十年痛”。先从一个例子说起吧。
前几天,一位朋友突然来电话,叙述了自己母亲的病情,听完她的电话,当时我就紧张得出了一身汗。倒不是我大惊小怪,主要是这位朋友的胆子太大了,她从书里抄下了一个方子,直接就给自己的老母亲用上了,这能不让我紧张吗?情况是这样的——
她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六岁了,突然心脏病发作,夜里尤其厉害,在当地请了很多医生,中西医都看遍了,却没有任何效果。医生们都劝她的家人,这么大的岁数了,没有多大的治疗价值了!
家人都绝望了,但这个时候,孝心起了作用,这位朋友发誓不能放弃,他发现书里面写过张仲景的炙甘草汤(也叫复脉汤),这个方子专门治疗气阴两虚引起的“心动悸,脉结代”,其中包含了现代医学中的各种心律不齐等情况。她当时拿着这个方子,反复对照,最终认定自己的母亲就是这个问题,于是就让家人给母亲试着服用一下。
结果,服用一剂后,奇迹发生了,母亲居然立刻转危为安。连着服用了十四天,母亲基本恢复健康。
那我又为什么紧张呢?
原来,到了第十五天,她的母亲突然再次发病,夜里发作得非常厉害,大家惊恐不已。这个时候,她才打电话给我,并告诉了我前面发生的事情。
我当时就批评了她,不能这样处理,书里写的方子,只是提供一个思路,是别人的经验,但每个患者的情况会有不同,请务必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次之所以幸运,也多亏她细心,判断得正确,如果换一个粗心的人,判断错了那就糟糕了,这样的事万万不能做。
她诉苦说,医院都求遍了,中医也请了,实在是没有效果,医生都说放弃了,没有办法啊。
这也让我无言,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良方,只是大家没有都掌握啊。
她的老母亲发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夜里发作得厉害。听了这点,我大致就清楚了。有的疾病虽然很复杂,但我们只要从阴阳两个方面去把握,就能清晰地抓住症结。
我们身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白天和晚上是有不同分工的,白天阳气用事,夜里,则是阴气用事。一个阳气虚的人,在白天的时候会好一些,因为白天自然界阳气旺盛,我们体内的阳气虽然弱,但是借助外界阳气的帮助(比如阳光),还能和体内阴气抗衡,暂时达到阴阳平衡。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比如阳气不足的人,白天在太阳下一晒,也会觉得跟没病似的,因为阴阳暂时平衡了。但是到了夜里,自然界的阳气都收藏起来了,四周都变凉了,这个时候阳气不足的人,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他体内的阳气很难与旺盛的阴气抗衡。
分析了这些情况,我就明白老太太一定是阳气不足,才会导致夜里心脏病发作。这个炙甘草汤是滋养心脏的方子,其中阿胶、麦冬、生地等是滋阴的药;桂枝、人参、黄酒、生姜等是温阳的药,这是一个双向调节的方子,正因为如此,所以前十四天的调理使老太太的心脏恢复了。
那么,为什么第十五天又出现问题了呢?是什么影响了老太太的阳气呢?我想了想,莫非是天气的因素?于是让朋友打电话问家里,最近的天气是不是突然变化了?她打完电话后,非常吃惊地问我:“您怎么知道啊?那天天气确实突然冷了。”
一个医者,治病的时候,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患者自身的情况,一定还要考虑更多的东西,除了从五运六气等方面考虑大的气候变化,更要注重当时、当地的气候情况。正因为当时天气突然变冷,寒邪比较盛,侵袭到了老人的阳气,这样,她体内本来刚刚出现的阴阳平衡状态,又被打破了。于是才又出现心脏病发作的情况。
阳气一虚,体内的水湿就开始泛滥,这就像阴天时我们四周水气重一样。我们的心脏属火,火微弱了,水气就容易泛滥,蒙蔽心窍,心脏自然就出问题了。怎么办呢?我的方法非常简单,炙甘草汤滋阴和温阳的药物都有——把温阳药物的剂量加大就行了。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医本草堂问诊咨询,请私信或文章的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