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胃痛,搞清楚症状是关键艾蓬轩大夫
TUhjnbcbe - 2025/2/15 18:54:00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剑突下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噪杂泛酸、嗳气等上胃肠道症状。

胃痛的病位虽在胃

但其病机关联肝脾

胃痛发病部位虽在于胃,但其病变机制却与肝、脾、肺密切相关。因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及消化食物,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运化和吸收的过程。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脾失健运则胃失和降,气逆气滞在所难免,滞下不通,胃痛即作。肝主疏泄,助脾胃健运,若肝失疏泄则脾运失健,胃失和降,或脾胃失于纳化,土窒积滞,肝木郁结而呈肝郁克脾之候,可见胸胁胀痛、嗳气、泛酸、纳差等症。

胃痛多非一日之病,其发病往往有较长的过程,其间由于酸辣辛腻等食物的不断刺激,以及不良情绪的影响而使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则正气亏虚,故患者多伴有神疲乏力,甚或气短,纳差,腹胀,脉弱无力或口干鼻燥,胁痛隐隐,按之痛感或有灼热感,便干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脾胃气虚或阴虚证的表现。

常用穴位处方

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脾俞、胃俞

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会,也是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具有调理中焦,升清降浊的功效,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

足三里是足阳明经的合穴,合治内腑,“主逆气而泻”,“肚腹三里留”,故可通降胃气,是脾胃病的要穴,主治呕吐、胃痛、噎膈、腹胀、纳差等。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手厥阴经脉下膈络三焦,阴维脉主一身之里,其是动所生病中有“苦心痛”。内关有宣通上下两焦气机的作用,解心郁,清胸胁热,不仅可治疗心痛、心悸,更可治疗胃痛、呕吐等胃病。

公孙也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主治胃痛、呕吐等功能,内关与公孙同用,可治疗胃心胸等方面的疾病。

脾俞、胃俞分别为脾胃的背俞穴,可健脾和胃,降逆止痛。胃俞与中脘同用,属俞募配穴,治疗胃脘痛具有良好效果。

辨证调理

肝胃不和:加阳陵泉、太冲。太冲为肝之原穴,可调理肝之病变,清肝和胃;阳陵泉为八会穴之一,是胆的下合穴,合治胆腑病,可泻胆腑上逆之气,主治胁痛,口苦、呕胆等胆经病变。

胆胃郁热:加用内庭。内庭为足阳明之所溜荥穴,荥主热病,可清胃腑之热,大便干者,加天枢以降逆通腑。

脾胃虚弱:加关元、气海。关元是在任脉与三阴经的交会穴,小肠募穴,与气海同为保健要穴。二穴与中脘可加灸。

胃阴不足:选三阴交,其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调理一身之阴液正常输布。

胃络瘀阻:加膈俞、血海有活血化瘀之用,故可治。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痛,搞清楚症状是关键艾蓬轩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