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呢?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每天无精打采,做事情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只要坐下来就犯困,喝再多咖啡也无事于补,这些情况都是被“睡眠”所影响的。失眠太讨厌了!而失眠对于女性,等于早衰+早更。《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抽取腾讯平台1.8亿用户近90天行为轨迹洞察,并结合近5万份有效睡眠调研问卷,深度剖析了中国青年的睡眠状况。数据显示:对76%的人群来说,睡个好觉是个难事;能“一觉睡到天明”的人占比不到11.2%;33.7%的人会因为压力而半夜醒来。概括来讲:年,中国失眠人群比例高达24%——这意味着每4个中国人就有1个失眠。其中,13-35岁的人群失眠比例不断上升,失眠人群正加速年轻化。失眠如失血!
失眠有多可怕?
晚上睡多久,决定你能活多久。中医把睡觉作为神补,“天下第一补”是养生的头等大事,而西医认为睡眠就是让生命细胞修复的过程,如果说白天消亡一百万个细胞,一晚上必须补回来。如果没有睡足的话,只补回来五十万个细胞,时间长了,身体就亏空的越来越厉害。你的原本细胞就会被消耗殆尽,你的健康就会越来越差。网上有句话对此做了形象的形容——3天失眠,体虚脱形;3周失眠,脱发尿频;3月失眠,气亏血损;3年失眠,百病缠身!为什么失眠的人大多面*、体乏、无力?因为气亏血损!中医对于睡眠还有这样的说法:精于此道者,气足而体健;暗于此道者,血亏而色衰。所以,睡眠不好的灸友,大多面色萎*,这也是对“失眠如失血”这一观点的肯定。调理失眠,必调气血!上文说了,失眠会导致气亏血损,反之,气血不和,同样也会导致失眠。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气”出了问题,会怎样?
首先,卫气不足。《灵枢·口问》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可见,古人认为,睡眠与卫气(卫气是阳气的一部分)行走有关,白天属阳,阳主动,所以人辛勤劳作,夜晚属阴,阴主静,所以人安静下来,准备休息。人体阳气不足,卫气就会受影响,就无法“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就无法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其次,肝郁气滞。肝主疏泄,气机郁结,时间长了就会郁而化火,肝火就会旺盛,而“肝木克脾土”,就会导致肝脾不和,睡眠肯定受影响。
二、“血”出了问题,会怎样?
“血”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两个脏腑:心和肝(心主血,肝藏血)。人体必须依赖心脏的搏动,才能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同时,肝脏作为“人体血库”也必须储存一定的血量。只有这样,人的神和*才有归属地,因为“心藏神,肝藏*”。所以,无论是血虚、血瘀,还是血热,但凡是血出了问题,势必导致人神*不安,失眠、多梦、早醒,都会找上门来。综上所述:调理失眠,必调气血!失眠有5种,原因大不同!上文说了,“調理失眠,必调气血”,但“必调”不是“只调”,针对失眠的不同病因,应当辨证配穴。多数人都认为失眠就是躺在床上“煎烙饼”,翻来覆去睡不着。其实,这只是失眠的一种,具体来说,失眠可分为5种:
一、入睡难:疏肝
即,需要在床上酝酿很久才能睡着,比如,明明9点就上床了,可折腾到凌晨才睡着。这种情况多见于那些容易给自己各种思想包袱的人,他们责任心重,有点事就上心。原因:肝郁气滞。入睡是人体阴阳气机转化的表现。阴气盛,则入眠;阳气盛,则醒来。阴阳之气的顺承转接,就是靠肝气的舒畅,若肝气失之条达,睡眠肯定受影响。治则:疏肝解郁。取穴:四关(合谷+太冲)、膻中、期门、阳陵泉。
二、容易醒:调脾
即,睡不安稳,特别容易醒来,而且醒来后再次入睡比较困难。这部分人常常感到口腻口淡,还有厌食、大便不成型等症状。原因:脾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和是昼精夜瞑(白天精神晚上休息)的基础,正因为有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通上连下,平衡阴阳,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维持。如果饮食不节或者脾胃功能不好,就会造成腹胀、胃痛,使人辗转难眠,时睡时醒。治则:健脾和胃。取穴:中脘穴、足三里、太白。
三、睡不沉:补肾
即,睡得很浅,似睡非睡,对身边的动静一清二楚,所以尽管看上去睡了一夜,但起床后人仍然很累,白天精神状态很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原因:肾阴虚损。心居上焦,肾居下焦,肾阴虚损,阴精就不能上承,心肾不交,就会虚火上炎,心火偏亢。治则:滋阴补肾。取穴:肾俞、三阴交、太溪、涌泉。
四、做梦多:养心
即,特别爱做梦,所以睡眠效率很低,白天精神不振,有时还会心慌。原因:心血亏虚。心主血,血虚则虚火内生、上扰心舍,阴不足于下,神不安于上,就会心神失养,致失眠、多梦、健忘。治则:养心安神。取穴:心俞、膈俞、神门、三阴交。
五、睡不着:泻火
即,几乎整夜都睡不着,常常睁着眼睛到天亮。这部分人以更年期女性最为多见,常伴有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等症状。原因:心肝火旺。气有余就是火,肝郁时间长了,肝火就会怫逆,冲击肝*,扰犯心经,灼伤心脉,导致睡卧不宁,也就是中医常说的“阳浮于外,*不入肝,心不定神,则不寐”。治则:清热泻火。取穴:三阴交、大陵穴、神门、太冲、行间。多吃这5种食物可缓解失眠
1、食醋
经常的吃一些醋,有利于健康。很多人辛苦的劳作或长途旅行后,由于过度劳累,从而导致出现失眠的情况。可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慢服。服用过后再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这是由于食醋的芳香具有舒缓神经的功效,在失眠的情况下适量的饮用,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
2、糖水
经常的喝依稀糖水,促进睡眠的功效。甜味食物本身就具有舒缓神经的功效,在盛怒之下适量的多饮用糖水,可有效的舒缓紧绷的神经,从而达到催眠的作用。
3、核桃
经常的吃一些核桃,效果是较为不错的。核桃是一种营养丰盛的食物,用于调理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4、水果
对于一些过度疲劳而失眠的人,在晚上睡觉之前吃些苹果或者是苹果食品、香蕉等水果,不仅仅可以抗肌肉疲劳,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催眠功效。若把桔橙一类的水果放在枕边,其香味也能促进睡眠(睡眠食品)。
5、小米
我国中医认为,小米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食法:取小米适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便可收获极为有效的安眠作用。总结:在晚上睡觉前做一做艾灸效果很好,很容易帮助入眠。也可以每天睡前洗温水澡或者泡脚也可以消除疲劳、有助安眠,同时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放松心态,保持心理平衡,放缓精神紧张,科学调节饮食和起居的规律性,加强身体锻炼,对改善失眠效果更好一些!
国际灸法大会秘书处丨
▼会员服务:艾灸协会会员入会丨灸法大会会员入会
艾草丨寻找艾草守护人:保护野生艾草,为艾守护一方
落地丨国际灸法大会·全国理事会合作招募中
访谈丨大型纪录片《艾草中国》向全国征集艾草素材
教材丨灸疗师职业技能培训教程:艾灸学习必备书
图书丨中国灸法大全:全国艾灸师必备艾灸学习宝典
艾田丨从现在开始,你可以领养属于自己的艾草良田了
培训丨艾灸培训课程:十年老牌艾灸职业化培训机构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主办
↙点阅读原文了解国际灸法大会丨艾人请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