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胃痛,不妨试试这几招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自主健康

圆满养生

同有健康

前言:

本文节选自赵佳老师主题为“从胃痛谈医疗的本质”的公益讲座。因分享内容较长,将分为几篇文章刊登,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阅读第1-3篇《从胃痛与腹痛,说神医与人医》、《怎么用西医劝人信中医》、《你娶媳妇图爱情,我娶媳妇图养生|侃“丑妻是宝”》,或点击图片跳转至直播间回听。

机制理解了,治疗其实也就呼之欲出了。

西医的教科书大家去看,机理那么厚,治疗半页纸,基本原则就是抑制胃酸,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轻泻。

中医的治疗,导致疾病的不管是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还有生物调节因素,既然它作用的点在收缩胃的毛细血管上,局部的气血能量低落,使他自我保护、排空的功能下降,那咱们就要扩张它的局部毛细血管。

我们从几个角度来选穴。

1

最直观的中脘穴

第一个角度,最直观的,中脘穴,正在胃上的体表投影附近。

中脘为什么叫中脘?

脘是胃囊的意思,正是正中、正对的意思。

中脘就正对胃囊,它是胃的募穴,针刺中脘穴就是给身体一个信号,把气血能量调到胃这个地方来。

如果你再会用点手法,比如补法,当时局部血管就会扩张,你能看见局部的皮肤红了、皮温高了,这就是补。

补法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泻法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

2

前后对称取穴——至阳穴

第二个角度咱们还可以利用前后对称取穴的原理。

在后背上有个穴位叫至阳穴,针灸歌赋里边有一句叫:“胃脘痛指压至阳而立止。”就是如果一个人胃疼,你可以让他趴下,找到他背后差不多跟胃相对的至阳穴,用两个拇指叠在一起按压至阳。

至阳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

根据有些身体敏感的人描述,就是说她在胃部冷痛的时候,你按压至阳穴,她就能感觉到背后有一股热流,一下好像打开一个阀门,呼一下就涌进胃里了,这种冷痛就很快缓解了。

3

全息和经络对应结合——足三里穴

第三个角度,咱们还可以利用全息和经络对应结合的原理取穴。

比如最著名的足三里穴,它为什么那么著名?它进入全身腧穴四大天王的看家本领是什么?肚腹三里留,特别擅长治胃。

首先它是足阳明胃经这条经上的穴位,当然胃经上穴位很多,足三里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长在胃经上,还是胃经的合穴,胃腑的下合穴,按照五行属性,还是土经土穴,本经本穴。就这些能管胃的头衔全都长在一个穴位身上那还了得。而且它得天独厚的地方还在于,它长的位置是膝盖靠下,从全息原理上看就是最大的一级全息就是四肢和身体的对应。

膝盖窝对应的就是肚脐这条线,足三里在膝盖窝下面一点,就相当于身体的肚脐上面一点,正好是胃的全息投影。

足三里是一个集合了经络传导原理和特殊穴位原理、还有全息对应原理于一身的一个可以治胃病的穴位。

针刺足三里就相当于把气血往胃上调,胃得到气血的能量,自我防御修复能力就可以很快地恢复。

是不是全息对应只有一个足三里呢?肯定不是。

足三里是一级全息,还有二级全息、三级全息,还有多重全息……咱们不说那个特别细小的全息了,全息是无处不在的,一沙一世界。咱们就说二级全息。

二级全息里,你比如举起一只脚来,足弓的地方凹进去,它对应的就是身上凹进去的地方——腰。

在它上面的一点就是公孙穴,这个穴位长在脾经上,脾胃是表里经,两口子一家人,几乎可以说是不分彼此,而且公孙穴还是脾经的络穴,它是络胃的。

这个公孙穴又长在脾经上又络胃,从二级全息的角度看,它又对应胃的位置。

所以在歌诀里有一句叫“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就是说古人发现有人捂着胃这个地方犯病的时候,他是有这个意识的,就是说不准到底是胃的问题还是心脏的问题,反正地方差不多,诊断确实不明确,那怎么办?反正不能错放,宁可覆盖面大点,我一针公孙、一针内关把胃和心都管了。

内关是个内科万金油穴,不负它内关之名,就不展开讲了,这要展开讲内容不比肠套叠少。

4

特殊穴性取穴——梁丘

第四个角度还可以用特殊穴性取穴原理治疗。

比如阳经郄穴止痛效果最强,胃经郄穴就是梁丘。急性胃疼我还真是不大爱扎足三里,就找梁丘,一般青壮年人病情不复杂的一针就能有效。

你还可以在这些传统取穴之外配合脏腑辨证、加减用穴。

比如肝郁气滞的,开个四关。脾胃虚弱的,在脾俞胃俞上贴个小揿针,或者你嫌揿针毕竟是针,疼啊,参考耳穴的治疗方法,弄个胶布,在相应的背俞穴上,贴个仁丹或者藿香正气丸,因为王不留行籽在耳朵上贴还是有点刺激量的,要是在后背上就太忽略不计了,你得在后背上弄个大点的。

还有久病必入络,你看会治胃溃疡的好中医,调胃的方子里都爱加点活血药,让它局部的循环走起,推陈出新,这个溃疡面就修复得快。

所以咱们针灸治疗里也可以加入一些活血的穴位,比如膈俞,既是血会又有一定的前后对应的取穴原理在。今天特别巧还是端午,粽子吃多了的腹痛,中医辨证叫食滞胃肠,那你还可以加上脘、梁门,帮助消化。

作者丨赵佳

编发丨栗栗子

图片丨网络

审稿丨杨琳、赵江滨

赵佳医生往期文章推荐

?怎么用西医劝人信中医

?从胃痛与腹痛,说神医与人医

?你娶媳妇图爱情,我娶媳妇图养生|侃“丑妻是宝”

?“不可描述”的焦虑,您了解吗?

?修电脑和修人

作者介绍

五行针灸师

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十余年。

临床针药并重,综合应用五行针灸、传统针灸、全息针法等多种针法。近年以五行针灸为主要临床方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